您好!欢迎访问东莞橡果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的官方网站!
4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中心

优化防静电移印硅胶工艺与解决常见


​客户问题: 我们刚尝试使用防静电移印硅胶印刷塑料外壳上的二维码,发现有时油墨扩散或附着力不稳定。这与防静电性能有关吗?如何调整工艺参数(如硬度、固化、压力)来最大化防静电硅胶的优势并解决这些问题?

专业解答
您遇到的油墨扩散(晕墨)和附着力问题,虽然可能与静电有一定间接关联(如静电吸附杂质影响界面),但更多时候是由胶头特性、油墨匹配性及工艺参数设置共同决定的。防静电移印硅胶本身解决了静电核心问题,但需要合理选型和工艺配合才能发挥最佳效果:
1.硬度选择: 防静电移印硅胶的硬度至关重要。印刷塑料外壳上的二维码(通常需要清晰锐利的点阵):
太软(如 Shore A 10-15): 虽然贴合性好,但施压时变形过大易导致油墨挤压扩散(晕墨),且回弹慢影响速度。不建议用于精细图案。
太硬(如 Shore A > 25): 对承印物表面平整度要求极高,稍有不平就可能导致局部着墨不全(附着力问题),且在硬质塑料上可能因接触不良影响电荷泄放路径。

推荐: 通常选择 Shore A 15-20 的中等硬度防静电移印硅胶,在保证良好贴合性、回弹性的同时,减少过度变形导致的晕墨,并维持可靠的接地接触。请根据您外壳的具体曲面程度微调。


2.固化与耐溶剂性: 确保防静电移印硅胶胶头完全充分固化(严格遵循厂商提供的温度和时间)。不完全固化的胶头物理化学性能不稳定,易被油墨溶剂溶胀,不仅加剧晕墨、缩短寿命,也可能影响防静电成分的稳定性。选择耐您所用油墨溶剂(特别是酮类、酯类)的型号。


3.印刷压力与速度:

压力: 在保证油墨完全转移的前提下,使用最小必要压力。过大压力是导致油墨挤压扩散(晕墨)的主因,与是否防静电无关。防静电胶头减少了静电干扰,使您更容易找到最佳压力点。
速度: 适当提高离版速度有时有助于获得更清晰的边缘(利用油墨的剪切变稀特性),但需与压力配合调试。防静电特性确保了高速下也不会因静电产生额外飞墨。


4.油墨与承印物匹配: 确保油墨与塑料外壳(如ABS, PC, PP等)的兼容性。PP/PE可能需要火焰或电晕处理提升附着力。防静电移印硅胶本身不直接解决附着力问题,但消除了静电排斥对油墨转移的负面影响。

总结: 选择合适硬度(推荐Shore A 15-20)、确保充分固化、精确控制压力(宁小勿大)、匹配油墨与底材处理,是发挥防静电移印硅胶优势(消除静电干扰、提升印刷质量)并解决晕墨、附着力等常见问题的关键。防静电是基础保障,精细的工艺调优才能达到完美效果。
[返回]   
扫一扫 加微信
扫一扫 加微信